建設校園文化墻“三忌”
點擊量:發布時間:2019-09-19 15:28作者:北京颶馬文化墻制作
優秀的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的魂,是一種很重要的隱性教育方式。校園文化墻的建設就是把這種使學校師生“成功”的文化的外在表現。
一、建設校園文化墻一忌“一日之功”。它應該是校園文化“水到渠成”的彰顯:
校園文化的核心內涵是學校的辦學理念、價值觀、信仰、教風、學風等方面,但校園文化建設絕不僅僅限于精神方面,應從更廣闊的角度來理解校園文化建設問題,即從精神文化(價值觀念等隱性層面)、物質文化(顯性層面)、制度文化建設這三個方面,來建構一所學校理想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墻正是該所學校文化內涵的顯性載體。校園文化墻的建設應避免盲目上馬,因為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這需要管理者的用心挖掘,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用心經營、精心設計和構建。校園文化的建設切忌游離于學校傳統,脫離于學校實際。校園文化墻應該是校園文化“水到渠成”的彰顯。


二、建設校園文化墻二忌“呆板雜亂”。它應該是校園文化“潤物無聲”的絲語:
“成功的教育應該使學生在沒有意識到受教育的情況下卻受到了畢生難忘的教育,而這種在潛移默化過程中受到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文化墻的設計要圖文并茂,形態和樣式多樣,靜態和動態結合,傳統和發展交融。文化墻的設計更應避免單一或雜亂的格調,讓它有著生動的“姿態語言”,用不同的方式默默地對師生們發表“演說”,吸引他們的眼球,讓師生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熏陶和影響。


三、建設校園文化墻三忌“花瓶擺設”。它應該是校園文化“水乳交融”的自覺:
文化是具體的而非抽象的。校園文化的彰顯如果僅僅停留在理性深奧的條文或標簽上,終究會與師生形成“代溝”,成為被冷落的擺設。文化自覺需要一個過程:對自身承載的文化的一種覺悟、一種科學認識。“文化自覺”需要師生的認同并踐行。文化墻的內容和設計應該發揮師生的能動性,有師生參與的一席之地。即學校文化的內涵通過師生理解和認同的感性語言和形象圖案來表現,達到“物”激“情”,“情”發“辭”,“辭”促“行”的效能。優秀校園文化的體現,應該是師生“水乳交融”的一種自覺。


總之,校園文化墻的建設,應該突出人本、追求審美、全息整合,形成人與校園環境生動而和諧的氣息。
相關文化墻設計制作工藝推薦